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比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各项制度也不算完善,退休后拿到手的钱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有差距。

那么在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了经济来源,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又该如何生存呢?到手的养老金,够不够他们的日常所需呢?今天咱们来好好讨论一下。

根据2023年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统计公报来看,到2023年末,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数量为13157万人,月人均的养老金也达到了了3577元。这个水平,放眼全世界也是比较不错的。不过,虽说我国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较高,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却是相对较低的,而参保的人数却是相对较多的,达到了16213万人,但是人均每月的养老保险待遇,却只有190元。

如果单从这个数据来看,对比是非常明显的。不过,因为我国开始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有一些老人,并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而是直接由国家发放养老待遇。所以这些人的养老金相对较低,也拉低了整体的平均水平。那么,对于这些年轻时并未缴纳养老保险,老了由国家发放养老待遇的老人,应当如何度过晚年生活,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呢?

虽说我国各地区,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有区别,比如,上海市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月能够达到1300元,北京也达到了887元。但是在一些欠发展的地区,养老保险还是比较低的。而这些地区的老人,面临的养老困境是明显的。很显然,如果每个月只有一两百的退休金,在现如今这个社会当中,是无法实现养老的。所以农村老人,如果想实现真正的老有所依,就必须要想出一些对应的办法。

现在很多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还在工作,干农活。随着现如今的医疗条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老人即便60岁了身体也不错,还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维持生活。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也有一些老人进城务工,每个月也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还有的老人,则是更多地依靠子女来抚养。相比起城市而言,农村的观念更传统,养儿防老的想法更深入,老人依靠儿女来养老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子女不在身边照顾,则会每个月按时给老人打钱,让老人在家里也能衣食无忧。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依靠子女也是一种办法。

当然,也有一些孤寡老人,没有儿女身体又不好。那么这类人,国家也不会放弃。国家对于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都有特定的补贴,虽说不多,但至少能让老人们维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