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时间并不长。1991年,依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我国全面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后来又建立了军人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养老待遇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特点愈发明显。

一般来说,社平工资高的地区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长,养老金待遇会高一些。如果仅仅是按照最低基数缴费15年就等待退休,养老金也就只有一两千元。但是也有的人,退休后养老金能领到上万元。

比如说这是一位上海市的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工作时间为1981年5月,1992年底以前的连续工龄是11年08个月,中间有一定中断的年限,全部缴费年限只有36年零10个月。即使是这样,他的退休养老金依然达到了9822.7元。究竟是怎样计算的呢?

上海市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目前主要是依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沪人社规〔2023〕32号)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全国统一,不过基础养老金的一些具体细则却有各地的特色。

上海市基础养老金使用的是上年度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平工资,根据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综合计算而来。

上海市的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平工资(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全国最高的,今年使用的是11398元。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5205,说明30多年平均按照152%的社平工资缴纳社会保险,最终可以领取46.415%的社平工资。最终结果是5289.5元,仅仅这一部分基础养老金就非常令人羡慕了。不仅超过了很多退休老人的养老金,甚至也超过了很多在职年轻人的工资呢。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男同志一般都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这位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2122.1元,说明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前达到了29.49万元。缴费高,待遇高,也确实如此。

过渡性养老金,是1992年底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退休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1993~1997年5年的个人账户“虚账实记”总额÷120。这部分待遇非常复杂,最终过渡性养老金是2046.1元。

除了这三部分待遇以外,这位退休老人还有一笔365元的增加养老金。这一部分养老金可能很令人迷惑。

当年增加养老金,并不是按照2023年上海市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增加的养老金。而是依据上海市人社局《关于本市2023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企业参保人员计发基本养老金的补充通知》而设立的增发标准。这一部分待遇主要是为了实现计发基本养老金办法的平稳过渡而设定的,全国只有上海市有这样的规定。

总体来说,上海市的社会平均工资高,社保缴费高,养老金待遇也相对高。能够在上海市退休还是非常幸运的。

#11月财经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