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一觉醒来,自己的银行卡中突然多出了一笔巨款,你们会怎样?是激动得无以言表,还是保持理性的去分析这笔钱的来源?

在此!提醒各位当心!如果发现你的银行卡莫名其妙多了一笔钱,甚至数额巨大,千万不要激动,这可能是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手段!

一旦你起了贪念,动了这笔钱,哪怕是花了1块钱,就会落入骗子设的局中!

今天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来跟大家简单普法下: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以案说法:案例一

近日,家住杭州的小刘就遇到这么一件后怕的事情。某天小刘手机突然收到了一笔6000元的银行入账信息。看到这笔钱时,小刘大吃一惊,赶紧询问身边的亲朋好友是否给自己转了款,但是亲朋好友均表示没有给小刘转过帐。

正当小刘为这笔来路不明的6000元感到疑惑时,突然接到了一位“中年妇女”的短信,信息中表示:这笔6000元是给自己儿子的学费,在给儿子转账时不小心转错了,转到了小刘银行卡上。希望小刘能把这笔钱退还回来。

小刘看到这条短信时也没有多想,想着是学生的学费,就好心的立刻把钱给这位“大姐”退了回去。本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没想到半个月后,小刘身上却莫名其妙的背了债务!

半个月后,小刘接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的电话,该男子语气不善,表示小刘在他们公司的网站上借了一笔钱,约定的期限是15天,本金是6000元,月利率2%,如今已近到了还款期了,为何不按时还款?

小刘听到后顿时懵了,自己从来没有在网上申请过这样的小额贷款?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小刘立刻报了警,随后民警们调取了小刘的银行交易流水记录,发现在半个月之前有一笔6000元的转账记录,而这笔转账确实来自于一家网贷公司。

民警们立刻对这家公司展开了调查,发现在半个月之前,有人以小刘的名义,利用身份证和照片在这家公司申请了贷款。

事情到了此刻,真相才浮出水面,原来小刘的个人信息被骗子获取,骗子利用这些个人信息做了一个骗局,“借”了钱后,又利用小刘的同情心把钱“骗”了回去,最后的债务让小刘自己背。

从这起案件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1、骗子之所以能借钱,是因为小刘的个人信息外泄,骗子利用小刘的个人资料去贷款。

2、当骗子给小刘发短信希望小刘“还钱”时,小刘没有任何的警惕心,毫无戒备的直接把钱还了回去。

3、在小刘收到这笔6000元的进账短信时,只是询问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反而遗忘了最关键的一位:银行。如果他在第一时间给银行致电,让银行详细查查这笔钱的转账信息,或许就不会有后续的麻烦了。

看到这,或许很多人会说:这都怪小刘自己笨,换成自己肯定不会上当受骗!那么,我们接着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以案说法:案例二

近日,家住天津的小张发现自己多年不用的一张银行卡里多了一笔1650元的款项。

随后,小张手机又收到了一条短信:“请立刻处理款项!否则后果自负!”还不等小张有所反应,半个小时后,对方打来电话,电话中语气十分恶劣,对小张表示,要求小张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还款,还款金额为3000元,如果逾期不还,就把小张纳入征信黑名单。

让小张感到奇怪的是,当他按照短信要求点击“立刻还款”时,发现对方的手段账户竟然是个人账户,退出APP又重新登录点击“还款”时,收款账户变成了另外一个个人账户,而且每次点击“还款”显示的卡号都不一致,这让小张提高了警惕。

面对高额的贷款和不同名字的收款人,小张选择了报警求助。

之后,民警们展开了调查,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小张的好奇心惹得祸。

当天,小张在某段视频网站上浏览视频时,突然被一个“测试信用额度”的小视频吸引,好奇心驱使下,小张想看看自己的信用额度有多少,于是按照视频的提示,下载了视频连接中的APP,并按照APP上的广告提示,一步步的注册填写了个人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和银行卡信息等。

在写完这些资料后,小张才得到了”测试信用额度“的结果,殊不知就是因为自己的”好奇“从而引发了后续的事情。

从这起案件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1、”好奇心害死猫“,我们平时在上网时,手机里经常能弹出一些广告链接,而这些链接很多都是诈骗链接,只要点击进去,那就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里。

2、个人信息非常重要,特别是像身份证、手机号和银行卡这种信息,但是小张却没有妥善的保管好这些信息,在不知名的的APP里随意的输入,铸成大错。

3、小张在第一次收到短信时,就没有提高警惕,也没有第一时间报警,反而还按照对方的要求去”还款“,所以这件事小张也有一部分责任。

近年来手机支付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们出门几乎身上不会带任何现金,买东西购物直接刷手机,而人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将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直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付款。

也就是因为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所以各种形式的电信诈骗也越来越多,骗子们的手段越发高明,往往利用人们的侥幸、爱贪小便宜的心理,慢慢的让人们陷入骗局,等到人们缓过神时,银行卡里的钱早已被骗子骗走了。

或许很多人会说:既然对方给我打了一笔钱过来,那就属于我的了,我不还给对方不就行了吗?这样不就骗不了我了?

那么,从法律角度上看:银行卡莫名收到一笔钱,我们把它花掉,算犯法吗?

在法律上有一个知识点是:财产型犯罪。

如果行为人有故意非法侵占他人财产,并且达到了法定的数额标准的,是需要追求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

所以,如果我们把银行卡上突然收到的钱收到,犯法吗?

答案:会,而且超出一定的金额,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同时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所以,自己的银行卡收到了来自他人的转账汇款,如果故意不还,就属于侵占他人的财产,涉嫌构成侵占罪。

这种新型的网络诈骗,诈骗手法是什么?

从上文中两个案例里,我们能看到,骗子在进行诈骗前,人们手机里都会莫名其妙收到一笔钱,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正常人在莫名收到巨款时,心里肯定是即激动又害怕,害怕是因为这笔钱“来路不明”,激动则是抱有侥幸心理,万一“失主”不来寻找这笔钱,自己是否可以独享?

而骗子们也恰恰拿捏住了大家这种心理,开始实施诈骗。

1、首先,骗子们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到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姓名及家庭住址)

2、接着在受害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受害者的名义去贷款公司进行小额贷款。

3、骗子一般以“博同情”或者以“威逼利诱”的方式,编造转账错误的理由,要求受害者把那笔钱转到骗子提供的账号上。

4、等到受害者反应过来时,骗子早就拿着钱“跑了”,而最后受害者却要为此还贷款。

如果银行卡突然多了一笔钱后,该如何处理?

当银行卡里“空降巨财”时,先不要急着花掉和藏起来,这样可能会让你受到法律制裁。正确地对待这笔钱的方式如下:

1、如果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不小心把这笔钱转到你的账户上。

这种情况虽然很少见,但生活中也不是没有。一般这种情况,银行工作人员会立刻给我们致电,并告知:刚刚有一笔XX钱无意中转入你的账户里。此时银行工作人员会跟我们核实相关资料,并要求我们同意把钱转出去。

此时,这时候不少人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银行柜台上都标注“离柜概不负责”,这是不是意味着如果由于银行失误转错钱,这笔钱也可以不还呢?再次,建议大家最好配合银行工作人员的工作,如果拒不归还的话,我们可能就涉及到了违法行为。

2、如果是骗子故意“下套”,把钱转到你的账户上,引你上钩。

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太惊慌,首先跟银行客服打电话确认这笔钱的转账来源,是从哪个渠道转过来的,如果确定了不是家人朋友们的操作,直接告知银行方。

如果收到了骗子要求还钱的短信或者电话,保留好证据,直接报警处理,千万不要随便把钱还给陌生的账户。

写到最后。

生活中骗子真的是无孔不入,再加上现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网络诈骗方式越来越多,防不胜防。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免得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进行非法活动。

同时也建议大家在上网时,不要随便点击陌生的链接或者那种带有链接的图片,以免造成金钱损失,而且有的链接是带有木马病毒的。遇到可疑的情况,也建议大家选择报警处理,如果遇到被诈骗的情况一定要保留好转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