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觉得,未来父母不在了,父母的房产都可以自动继承到自己名下,根本不需要任何手续。特别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更加不担心未来房产和财产的继承。但是实际上继承并没有这么简单。以前因为继承房产发生了很多纠纷,很多人稍微不注意就会在遗产继承上有很大的纠纷。现在民法典出台,并将在明年开始正式施行。在新规之下,你稍微大意一下,未来父母留下的房产和资产就可能无法继承。

独生子女如何继承父母的财产?

以前很多人都不在意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房子不给我继承给谁继承?但是事实上可能真的没有这么简单。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父母的房产可能就是无法过户。举个例子告诉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小明是独生子,5年前父亲去世了,今年小明的母亲也去世了。小明父亲名下有一套房子,价值两百万,因为小明认为自己是父亲的独生子,这套房子只有自己可以继承。今年小明去办理小房子的过户,却被房管局拒绝了。房管局要求小明拿出公证处出具的遗书公证书,要么就拿法院的判决书来,才能过户。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明不想打官司,小明也不知道要找谁打官司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去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但是到公证处办理公证证书的时候,公证处却要求小明将父母所有的亲戚都找过来,才能够开这个证明。小明当场就懵了,自己就是父母的独生子女,为什么房子过户还需要找父母所有的亲戚呢?

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小明的房产是在父亲一人名下,父亲去世的时候,小明的奶奶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明的母亲和小明的奶奶都是有房子的继承权的。但是现在小明的奶奶和母亲都已经去世,奶奶继承的房子部分产权还能够分给小明的大伯和二姑继承。在这样的情况下,小明想要继承过户父亲的房子,就需要去找大伯和二姑要来公证处公证放其名下的房子产权,这样小明才能够去办理房子过户。可是小明的大伯生病瘫痪在床,根本就没办法来公证处公证,二姑在外地,想要公正这套房子十分麻烦,而且小明也不敢100%的肯定自己的大伯和二姑会放弃这些房产的继承。

如果小明的父母在生前能够立好这些遗嘱,小明也就不会这么麻烦。大多数国人的思想都是比较保守,认为生前就立遗嘱是十分不吉利的事情。但是只有在生前立下遗嘱,并且公证,这样的情况才能给子女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于父母来说,辛辛苦苦地工作赚钱,也都是想给子女留下遗产,如果生前没有立下遗产,可能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自己的孩子想拿到还很难。

房产过户给近亲属,不征收个税

我们都知道,如果房产是无偿赠送的情况下,受赠人需要缴纳20%的税费。但是在房子的产权所有者死亡后,产权所有者将房子赠送给近亲属或者是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依法取得房子的产权,将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这样做其实也是保护私有财产能够不受侵犯,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对于子女来说,继承自己父母的房子也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

代位继承下,继承人范围扩大

之前遗嘱继承一般只有父母,儿女,亲兄弟姐妹、孙子、孙女、外孙女、外孙才能够继承。但是如果被继承人死亡,继承人就可以继承房子。但是如果继承人死亡,继承人的子女可能无法继承财产。现在在民法典的规定下,可以代位继承房产。

如果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哥哥,如果被继承人的哥哥去世,他的子女现在可以代位继承。也就相当于外甥、外甥女、侄子、侄女都能够拥有继承权,能够代位继承。

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

公证的遗嘱在以前确实有优先权,这样可能在遗嘱确立之后,有些人却因为在遗嘱确立之后,翻脸,不再孝顺父母。但是民法典规定下,未来公证的遗嘱将会不再有优先的效力。

如果在公证遗嘱后,子女不再赡养父母,父母也可以更改遗嘱,并且公证遗嘱没有优先权。这可以有效防止子女因为获得继承权后,就对父母不孝。

欺诈和胁迫订立遗嘱将受到惩罚

现在有些家庭的子女比较多,有时候个别子女想要通过欺诈父母,或者胁迫父母签订遗嘱,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情节严重,可以剥夺其继承权。

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有些子女不孝顺自己的父母独生子女无法继承房产?2021年起,父母房产要这样过户,还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产的情况,老人的意愿没有得到妥善的执行,反而让不孝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

如果老人不立遗嘱的话,有时候因为遗产继承的事情,可能导致整个大家庭都闹得不愉快,甚至能够让亲兄弟反目成仇。还有的人觊觎父母的财产,只想财产,不想父母。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父母的老年生活变得艰难。民法典更多的是站在老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再为遗嘱公证而纠结。就算遗嘱公正了,只要子女对父母不好,父母就算没办法公正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立有效的遗嘱,这样能够保障父母的老年生活有保障。

其实作为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地将你养育成人,在父母年纪大的时候,孝顺父母也是应该的事情。做人不要让金钱蒙蔽了双眼,有时候你对老人的态度,也让子女看在眼里,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未来可能你的子女也会像你对待父母的态度来对待你。不管是从道德的角度,还是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让父母能够安享晚年,就是子女应当做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